Rss & SiteMap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www.caijin.net/bbs/
2001年2月发行的《京剧丑角》邮票,设计的人物造型不错,但从完整反映京剧丑角艺术来看,在剧目和角色的选取上显得不够完整。京剧丑角分文丑、武丑两行,同时还可扮演女性人物,称为“彩旦”、“丑旦”,或“丑婆子”。在《京剧丑角》6枚邮票中,以文丑脚色为主图的3枚(汤勤、高力士、蒋平),以武丑角色为主图的也是3枚(刘利华、杨香武、时迁),缺少了“丑婆子”一类脚色。
再说,文丑、武丑各占3枚,似乎取得了平衡,其实不然。须知在京剧中文丑角色比武丑角色要多得多。文丑行当中,还细分为“方巾丑”、“苏丑”、“袍带丑”、“荣衣丑”、“鞋皮丑”(又称“邪辟丑”)、“老丑”6种。在有限的邮票画面中,当然不可能对这6种文丑一一加以反映,但至少要使文丑画面多于武丑。例如文丑中已有了方巾丑(蒋平)和袍带丑(汤勤、高力士)的画面,如增加1枚老丑(比如为群众所熟知的《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减少1枚武丑的画面(比如《盗甲》、《盗杯》两剧题材相似,时迁与杨香武两角色可取其一),其取舍安排就显得均衡、完整。
在同类文丑角色的选取中,也有值得斟酌之处,如同为太监角色,《法门寺》中的贾桂就比《贵妃醉酒》中的高力士更合适。因为前者更具有典型性,演技(“读状”)更具有独特性。毛泽东著作中还创造了“贾桂思想”一词。何况,高力士的形象已在纪94梅兰芳小型张中出现过,何必再重复?
最后,还要说一下,已发行的T45《京剧脸谱》和T87《京剧旦角》都是8枚,《京剧丑角》与前两者形成系列,何不也以8枚为一套?那样,“丑婆子”自然也有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