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www.caijin.net/bbs/

邮资封片简论坛是国内知名的集邮收藏讨论站点,主要讨论邮资封片简、邮政用品集邮,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專題集郵基礎

1楼
周建武 发表于:2003/9/24 20:37:26
作者簡介﹕ 馬磷 男,43歲,軍事經濟學院上校教官,中華全國集郵聯常務理事、國家級郵展評審員、湖北省郵協付會長、武漢市郵協付會長。'85北京集郵知識競賽唯一特等?、1993年參与《中國集郵大辭典》和《集郵百科全書》章節撰寫。主要專題郵集《軍服》參加'85第四屆中羅郵展。 專題集郵是專題集郵方式興起和發展的產物。早期的集郵,人們一般都是約定俗成地按國家、地區、時期全面收集全部郵票,研究郵票的印刷、發行和使用,這就是沿襲自今的傳統集郵方式。隨著世界郵票發行數量的增加及題材內容的丰富,傳統的集郵方式已不能适應集郵愛好者的需要,一种新的集郵方式逐漸興起。這种集郵方式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手法,收集上不求“全”而求“專”,研究重點不在郵政范疇而在知識領域,這就是當代流行的專題集郵方式。按專題集郵方式制作的郵集就是專題郵集,鑒于郵集創作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郵展進行競賽評比和滿足觀賞需要,目前對可參与競賽郵展的專題郵集,通稱作專題集郵類展品(thematicexhibit)。 1.1 專題集郵簡史。專題集郵是新興的集郵類別,但其可追朔的歷史也很久遠。1863年英國集郵者亨利.H.黑根斯即在本國集郵雜志發表文章,主張按專題收集郵票。1878年法國集郵者亞瑟.莫里也在該國集郵雜志上撰文,介紹動物專題郵票。國際集郵界一般認為,專題集郵始于1887年至1890年,最早的專題郵品由肖像郵票組成。但在這一階段,專題集郵還處于萌芽狀態,最顯著的特征是,開始按圖案收集郵票,卻仍未突破國別的限制。1928年盧森堡集郵家巴那德.費塔將一部不按國家分類的專題展品送上國際郵展,引起爭議,眾說紛紜,可最終還是得到了郵展評審團的認可,費塔很榮幸地成為世界郵壇公認的專題集郵的創始人。1946年美國專題集郵協會成立,標志著專題集郵組織開始出現。1950年8月國際性的專題集郵組織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成立,當時稱“國際建設性集郵聯合會”。1952年首屆國際專題郵展在德國舉行,1961年由FIP贊助的首屆國際專題集郵展覽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1964年“國際建設性集郵聯合會”并入國際集郵聯合會,成為其下屬的“專題委員會”。1975年由FIP贊助的首屆世界專題集郵展覽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表明專題集郵方式作為一個獨立的展品构成体系已經成熟。 1.2 專題集郵類展品的研究對象。專題集郵類展品是以郵票圖案(含各類郵品的圖文兩類信息內容)和發行目的來表達創作目的的集郵展品。由此定義可知,專題展品的研究對象有二,一是郵票(郵品)的圖文信息,二是郵票的發行目的。 從展品實例來看,作者通常都注意到顯而易見的郵票圖案,容易忽略的是郵票的發行目的。例如,紀念某國際郵展的郵票,圖案可能是一幅名畫,与郵票并無直接關聯;對這枚郵票根据其圖案內容歸入繪畫藝術專題固然不錯,而根据其發行目的歸入集郵活動也很适宜。 1.3 專題集郵類展品的适用素材。FIP專題集郵評審專用規則中規定,本類展品應使用各种合适,切題的素材,《FIP集郵展覽評審總規則》的解釋是﹕“為了傳送郵件或其它郵政通信目的,由政府,地方或私人發行的,已計划發行的,或已生產完畢准備發行的郵品。”根据規則与慣例,專題集郵類展品的适用素材包括以下几類﹕ 1.3.1 郵票与其附屬品。以單枚新票為主,珍罕品可使用方連,大方連直至全張,舊票連帶實寄封(片,簡)并限于早期難得之品种;還可使用小型(全,版)張,小本票,卷筒票,机印(售)票,針孔票,加蓋票,國際回信券等等。 1.3.2 郵資封,片,簡,包封紙及其它各种郵政用品。此類素材,新品或實寄品皆宜,郵資圖案及裝飾性圖案包括背面的圖文信息均可利用。 1.3.3 郵戳。以帶有圖案的普通日戳,紀念郵戳,宣傳郵戳,風景郵戳為主,其它各种郵政用戳,副戳均可使用。郵戳需以實寄郵品形式存在,個別珍罕品也可以是剪片。目前,專題展品已見有使用銷票戳卡的,僅為一种發展趨勢,尚未得到公認。 1.3.4 郵政業務中使用的各种簽條和單据。常見的有挂號、航空、快件、保价、郵路、郵檢、退件、欠資、驗關、失事等標示簽或通知條。以及包裹、匯款、回執、郵資總付等單据。這類素材通常也需以實寄(實用)形式存在,并需精選使用。 1.3.5 史前封、單、簡上的郵戳及圖文。這類素材產生郵票史前,如我國古代郵驛使用的火票、排單、勘合等憑單上的圖文,外國古封、古簡上的火漆印記等。 掌握适用素材,還要注意了解展品不應使用或不宜使用的素材。不應使用的素材如,無面值紀念張、無郵資明信片、“花紙頭”、鑲嵌封、郵折、郵票圖卡、紀念封上的裝飾圖案和非郵政戳記等。 1.4 專題集郵類展品的結构形式。通常歸納為兩种類型。 1.4.1 資料型結构。以同類圖案或同一發行目的為基礎編組。前者突出郵票圖案,要求素材具有同樣屬性;后者突出發行目的,要求素材符合同一主題。例如,按前者思路編組一部体育運動專題展品,所選素材都必須是同屬項目;按后者思路編組一部“奧運會”專題展品,所選素材必須圍繞奧運會發行,其圖案可能是運動項目,也可能是著名人物或体育場館。 資料型結构是前期專題展品的編組形式,由傳統集郵脫胎而來,因而仍保留著某些傳統集郵的痕跡,也強調素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1.4.2 敘事型結构。以敘事(講一個有情節的故事或一個啟迪人的思想)為基礎編組。這种結构突出作者的創造性思維,要求運用各种切題素材,巧妙地表達展品的主題,是專題類展品的成熟形式。例如,還是一部体育專題展品,按這种思路編組,就不必考慮郵票圖案或發行目的是否一致,只要素材切題可以使用,任意一項体育運動,如排球、籃球、足球、田徑、舉重等都可以成為創作選題,經過充分拓展,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敘事型結构由資料型結构發展而來,是目前專題集郵類展品的主導形式,從展品實例來看,除一些表現素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選題,如奧運會、紅十字、世界語等仍需借助資料型結构,絕大多數可由作者發揮的選題,普遍采取的是敘事型結构,敘事型結构將取代資料型結构。V 專題集郵的苦与樂
2楼
邮痴 发表于:2003/9/24 21:12:32
很有指导意义!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3-2013 CaiJin.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7188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