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www.caijin.net/bbs/
延陵
在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邮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邮筒……)的邮资图内,漏印邮资面值元、角、分,恐怕是不可能想象的事儿。但近闻由内蒙古邮政广告公司开发的《牡丹》加印片《塞北》片上,“60分”的“分”字却跑得无影无踪。这是印制过程中印刷厂的重大失误。但却不想这套加印片逃过了生产、检验、复验、出厂及销售的一道道关卡,公开发行并使用,要不是集邮者发现并及时向邮政部门反映,真不知该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正因为邮政部门接到报告后果断地采取回收、销措施,使99%以上的漏印“分”字片没有流入社会,避免了不少的损失,挽回了影响。
尽管回收、销毁措施那么严格、严密,漏网之鱼仍然存在,数字虽然微乎其微,仅仅数十枚罢了(可能更少),但总在邮政史上留下了“雪泥鸿爪”。
事情发生于2001年岁末,时隔两年,今予披露,以飨同好。
可以找到图片吗?
很难想象,普资封片的印刷过程应该是分两次完成。即邮资图等部分应该是国家邮政局指定的印刷厂印刷,而广告加印部分是第二次印刷过程,一般与第一次印刷的厂家不同。现在从上面的情况分析,好象邮资图也是地方印刷的,这太不严肃了。类似的情况好象西藏的玫瑰加印片,将面值印成了60分。
不知道现在的邮政局在干些什么事,我想他们如果有权利的话,为了钱,只怕国家领土都敢卖!如果可以开发人民币的广告权,只怕什么印刷厂都有机会去印钞票了!
济济大潮的影响下,多开发点邮资票品的社会价值无可厚非,但是主权不能丢,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以前北京的焦守强有售,500多元一枚,听说这片已经被垄断了,
这是地方邮政的"杰作",也为我们牡丹片爱好者增添了一件好素材,只是价格太贵了,也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卖
全套现最新价为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