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www.caijin.net/bbs/
文章还没有发表,先听听意见。
语录邮资信封中的局部复印现象
杨 波
图1所示的是编号为“15-1967”语录邮资信封的背面,在上部寄信人注意事项的文字中有明显的复印现象,而下部的一行文字则完全正常。
广州邮友老朱也从同一渠道收集到一枚类似的封,他曾打来电话与我讨论过这种局部复印封,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因为语录邮资信封是单色印刷,所以,如果是全部图文复印则很好理解,但局部复印应该如何解释?2、老朱转达了一位同好的看法:在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印版局部震动的情况,故造成局部复印的现象。老朱询问我的看法如何?
我的回答是:1、我曾在JF邮资信封中见过黑色图文复印的情况,所有的黑色全部复印,而在同一刷色中仅局部复印的情况确实没有见过;2、是否是“局部震动”造成的?听起来确实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而我的印刷知识很有限,实在不敢轻率地评说。
不久前,龚振鑫先生送给我一枚“15-1967”语录邮资信封,与上面谈到的封为同一来源,封上有很轻微的局部复印现象,老龚让我“研究研究”。我将邮资信封放置到光线充足处,并不断地调换观察角度,终于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封是我对照实物,采取剪切、粘贴的方式制作的示意图。)
在“15-1967”封邮资图的下方,反向印有“31-1967”邮资信封上的语录“造反有理”,由于印刷痕迹极轻微,我们仅能辨认出部分图文,有:五角星、部分边框、“毛主席语录”中的“毛主席”三个字以及下边的两行语录文字“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虽然这些图文辨认起来有些勉强,但可以确认无误。
现在我们可以给局部复印现象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了。在印刷“31-1967”邮资信封的时候,由于出了机械故障,故在印刷全张上的图文处,有的地方有墨,且墨的深浅不同;有的地方无墨,成为废品。而在印刷“15-1967”邮资信封的时候,不知是由于疏忽还是为了节约,印刷者又将废品纸拿来印刷新的邮资信封,于是就出现了局部复印的现象,而且,在“15-1967”封上复印的图文是“31-1967”封的。另一种解释是,纸张原本是“31-1967”封的试印纸,上面的图文印的不完整,后来被用来印刷“15-1967”封。
还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相对的印刷方向不同,图1封与图2封应该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印刷全张。
本文所涉及到的邮资信封是真品,且来源清楚、可靠。
现在我们可以给局部复印现象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了。在印刷“31-1967”邮资信封的时候,由于出了机械故障,故在印刷全张上的图文处,有的地方有墨,且墨的深浅不同;有的地方无墨,成为废品。而在印刷“15-1967”邮资信封的时候,不知是由于疏忽还是为了节约,印刷者又将废品纸拿来印刷新的邮资信封,于是就出现了局部复印的现象,而且,在“15-1967”封上复印的图文是“31-1967”封的。另一种解释是,纸张原本是“31-1967”封的试印纸,上面的图文印的不完整,后来被用来印刷“15-1967”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