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资封片简论坛集邮收藏综合讨论区【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


  共有713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2/14 15:41:20 [只看该作者]

俗语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把这句话套用于今天的集邮学术界,就好比“一个学者一条道,两个学者两条道,‘三个’学者没有道”。为何如此说,主要是大家有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过于分歧,过于争辩了。笔者以为学术虽讲求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百花虽齐放,却可存异;百家虽争鸣,却可求同,求同存异,求大同而存小异嘛!
关于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的身份与地位定性的问题,争论之烈,分歧之大,由来已久,前辈周炜良、王丰铨等人虽然极精于此中之道,却也难教殊途同归,对此尖锐的问题也是少有涉及的。
为何?问题之关键,之根本就是“国耻”二字,毕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在有损于国格的时期而降生,是被外国武力给打开的。“国耻”是历史,“‘国耻’问题”其实就是历史问题。从1863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开办书信馆,1865年首发龙票至今,整整141年了。而从上世纪关于其票、馆身份、地位问题的争论,至今也已七、八十年有余,时间不可谓不长。今拜读各位前辈的文章,使我这后生晚辈对这段掺杂着历史问题的问题十分“着迷”,今也斗胆发表一下个人些许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并教诲。
我认为上海工部书信馆的问题既然是历史问题,就应当实事求是地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我也承认,的确是“国耻”,可是它已经是“国耻”了,是历史事实了,当时的大清政府都已无能为力,我等今日无谓地空发争论,又有何用?当然笔者并非忘记国耻,而恰恰是勿忘国耻,但对待这种“国耻”历史事实,我觉得不一定非行给它“上纲上线”,非得由此才是爱国的学术研究。以我们今人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历史”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产物,可它为为什么能生存至今,还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现实问题呢?原因就在于它是唯物主义,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事求是。
一部分人承认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的地位、身份,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说中国邮票最早发行于1865年,这比海关1878年大龙邮票足足早了13年,能提高国邮的国际地位,但这是历史性的问题,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道明的问题。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由于“国耻”问题的存在,只认同它是中国最早出现使用的邮票,而不承认它的“中国第一龙头”的地位,此也非坏事,因为它是租界地的洋产物。笔者以为都有理也都没道理。对于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的问题,我们既要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又要看到它对中国近现代邮政的建立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特别所处的清朝时期,其具有极其特殊的性质和意义。
清朝末期,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在国内资源短缺和市场饱和情况下,对外的侵略、扩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的地大物博,是他们所看重的,而中国的落后又是趋使他们所敢为的。随着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注定是极为悲惨、黑暗的一页,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全是由于大清政府的固步自封,闭关自守、软弱和落后造成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延续的太长了,而自己乐得于沉睡其中,却又不觉醒。到了清朝末年,也该苏醒了,可却是在西方列强的殖民压迫下才开启、苏醒的,所以就慢了一拍,但性质却大变,这就不得不有了后来曲折、坎坷、悲惨的命运。
清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开办“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收寄华南、日本、欧美的信件,1865年8月始发行“龙票”。书信馆开办后,并非只为洋人服务,而是很大程度上联系着当地的民众,洋人也用,国人也用,可以说是书信馆一经开办就里外打成一片,不错,这完全是正确的,明智的,否则它也显现不出自身的优越性。难以自给自足的长远发展下去。
上海公共租界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产物,虽然它有高度的自治权,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质,但它自从“出生”直至“死亡”却从未得逞。根据1845年制订的《洋泾滨地皮章程及附则》而建立了工部局,并给予了租界内的统治权力,但它却并不是“国中之国”,因为它一直是中国的地盘,一直有中国的政权在参与着事务。当时大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外交团(又称‘公使团’)所提到的有关租界的问题,不论如何重要,一概采取不问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清政府认为地方上的事务应由地方官员负责处理,二是当局的确头痛这些“洋事务”,有时真是焦首难办,于是干脆往下边一推,来个不理不睬,大不了默认算了,眼不见心为静,这纯粹就是大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瞎管。所以这样一来上海租界的问题事务,就由上海道或者两江总督与洋人(主要是英、美、法三国领事)打交道,也就是说大清方面的地方当局(工部局常称其为‘界外当局’。)一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处理着上海租界的事务,工部局的成立,书信馆的开办,或多或少都打着大清地方当局的烙印,中国人的政权组织同样参与着上海租界的政治、政权,不管它占据多么小的比重,亦或是无可奈何,甚至是委曲而求全,他都参与了,这一点是我们应当认识到的。而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的邮票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潜含着大清政权的身影,即使是很耻辱的无奈,也让它出生了。这种建立较为完备的邮政运营模式,完全的西方化,虽是“国耻”的产物,可在当时的旧中国社会中,它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却是大清乃至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邮驿所无法比拟的。西方式的,中西“结合”的邮政第一次在封建的旧中国出现了。辩证地说,历史上的事,特别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造就了当时一切事物的产生,都不可避免的有了特殊性,有一定双重的属性,所以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大龙邮票具有特殊的身份,虽是中西“合并”的产物,但我们完全可以也应当“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部分——中国政权的部分。对于此论只属笔者个人的看法,可能无法说服谁而我也本不想去说服谁,本人承认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大龙邮票是我国最早的邮票。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与东北满洲国的性质还不一样,因为满洲国自始至终也未得国民政府任何形式和程度上的承认,相反却是公开的否认。
话题暂转至李鸿章这个人物。从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到国家邮政的正式建立的整个过程 中,李鸿章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李鸿章的各类文札中,有几件是涉及到驿邮及邮政的,从中我们不难找出一些有关清代海关试办邮政的痕迹,来帮助我们了解海关试办邮政的真实情况(本文不再抄录文札原文,文札原文可参见《中国邮史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15期)中黄继光的《李鸿章涉论邮政的奏稿函札》一文 )。
第一件 奏稿 自省递津添驿片(光绪元年六月二十九日,1875年7月3日)。
此中表明李鸿章对大清当时极腐化、落后的邮驿深感“此路不通”。后来他把目光转向了“泰西各国邮政之法”,藉此扭转中国落后的通信状况。由此李鸿章这位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的人物有了试办近代邮政的想法。
二 译署函稿,论赫德功结滇案条议(光绪二年闰五月十五日)。
此函稿中写道,赫德在致葛显礼的信函中,称1875年2月发生在云南边境的马加理案件,是促成中国开办近代邮政的一个“转机”。当时,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不平等的要求,在中英谈判的过程中,威妥玛以英舰大军压境恫吓。当时软弱无能的清廷惶惶不可终日,特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威谈判。李面对内外压力,确是深感焦虑难办,但事已至此,恐难拒绝而不顾。在这时赫德主动提出“赴沪劝(威妥玛)结滇案”,这就促成了1876年的烟台谈判。赫德在征得总理衙门同意之后,在烟台条约草案中加进了中国愿意开办送信官局和铸银官局一项条款,笔者认为,这哪里是什么中国愿意开办的,根本就是洋人强加的,只不过想“名正言顺”找个借口而已。李鸿章有过此念,但他心中十分清楚洋人们的本意,但无奈“时不利兮”,但他毕竟不想让洋人过多的进入,于是采取了措施,便向总理衙门呈禀,要行缓兵之计,要拖而后再定夺,此举确是明智。
第四件 译署函稿 论铸银官局(光绪二年九月初十日)
李鸿章心中很清楚,开办信局无甚流弊,可允试行;然铸银官局如允办,实则就是收揽中国利权。所以当李只允信局之后洋方对此颇为失望。但李鸿章本就有办理信局之心,便大力支持了试办近代邮政,但是他很不甘心被洋人所操纵,但却无计可施。在“烟台条约”签字生效后,赫德便紧急筹划海关试办邮政。1878年3月,海关试办邮政开始,由海关总税司赫德主持,并于7月下旬发行了清代海关大龙邮票。
海关邮政的开办具有试验的性质,一是因为无经验可借鉴,二是主要由洋人在左右,所以尽管大龙邮票印有“大清邮局”的铭记,可由于当时清政府对试办邮政没有明确公开表态支持,更没有承担国家责任,故李鸿章才委婉地圆场而解释:“其所用信票刻有邮政局字样,系仿西国通告例式”,避免给总理衙门留下“擅做主张”的印象。中国的近代邮政在当时洋务运动重大变革的产物,它是“仿泰西方之法”,由洋“客卿”一手操持,可以说它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为大清“顽固派”所不采。那时的李鸿章尤为担心“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近日拘谨之儒,多以交涉洋务为浼人之具;取巧之士,又以引洋务为自便之图。若非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天下危局终不可支,日后乏才且有甚于今日者。以中国之大,而无自强自立之时,非惟可忧抑,亦可耻!”李鸿章的愤慨确是不无道理。
大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保守顽固,成就了洋“客卿”们试办邮政的野心,大清的试办邮政和大龙邮票也是洋人条约所迫,中西“结合”的产物,是西方强国压迫中国的产物,李鸿章再有雄心壮志也难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海关试办邮政及大龙邮票发行之初,也基本上为洋“客卿”们所设,无怪乎大清顽固派顾虑其流弊。“日后内地消息,洋人得信最先”。而不得不由文报局来负责“接递出使东西洋各国大臣及南北洋大臣文报”,近于“外交信使”,兼有机密通信性质,文报局的功绩也为李鸿章所赞赏,甚合其意,足见李对近代通信的重视程度。但清府当局还是区分公文与私信的保密程度,文报局的留置可以看做是清政府留了一手。
至于民从信件的收寄,不过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它必定是要争取自给自足。至此既然海关试办邮政的情况也不过如此,难保说海关大龙邮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套(最早的)邮票(此说并不意在否定什么)。
1896年大清国家邮政虽经批正式开办,但也一直是由洋人包揽大权,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近代邮政处处都显露着“洋”性与国家的“无能”。当时洋“客卿”虽话表“赫(德)拟办信局,银局二事,皆与中国有益”“非欲揽中国利权”,实际上却是假公济私,假“清”而济“洋”。洋人已经渗透进了大清政体,他们就相当于特务,一直虎视眈眈,就差登上龙椅,登高一呼,做中国人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官了。不过他们还是挺给光绪帝面子的,这是因为当时不光是一国势力,而是多个国家之间相互的勾心斗角,所以他们才有所顾忌,因此多国势力的并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大清,加上国内义和团等反洋派的存在,总算给了末世的旧中国一口喘息的机会,一个余地,不然恐怕光绪就是是“末代皇帝”了。光绪帝虽极为不满,并不想认同,可他却不得不对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大清江山的前景担忧。但是他却怕得罪洋人,得罪西方强国,因为人家火枪、大炮和国军的不堪一击,要不然为何会割让了香港、澳门、台湾,给了英国、葡萄牙和日本了呢?这就是当时的事实,当时历史的局限性使得绝大多人看不清路该怎样走,更看不长远后来的一切,可是中国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满身疮伤、跌跌撞撞的走了过来,达到了最后的胜利。
至于李明老师文中的运用逻辑的原理、方法得出的结论——上海工部大龙邮票是中国邮票,但这毕竟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分析历史问题,有点咬文嚼字,在抠字眼,笔者以为这样的论证是缺乏说服力的。同时我认为,上海工部局及其书信馆建立和邮票发行的那段时期,外国势力还没有渗透到大清政权的中心及要害部位,可以说还是在外围徘徊。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国家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清朝政权的重要部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某些清廷的事物,清海关试办时期及国家时期邮政无非是国外侵略势力大增后的产物。可以说从本质上来看,两者的根本属性就是在外国势力的压迫下,在清政府无奈地行为下产生的事物,其发行的对象是大清国,其中的参与者一半是外国政治势力,而另一半我们则应清楚地看到其中国人的身影及中国政体的痕迹,虽然是无能的痕迹,但却是历史事实。
笔者将上海工部局与海关所办之邮政,所印发之邮票,分别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比,两者都有一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当时不平等条约下产生的,大清政府虽均未公开表态承认,没有承担国家责任,但是却都有中国性质的政体、政权参与其中。如果按照严格标准来衡量,恐怕大清所有发行的邮票(包括海关邮政和国家邮政两个时期)都悬呼点,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都留有洋“客卿”们的血统。因此说那段特殊的历史造就了事物的特殊性,所以也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的去对待,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笔者虽然认同上海工部局、书信局及其大龙邮票的身份与性质,但并非意在撰文让持有反对意见的学者们都来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学术研究上的分歧、争辩是不可能避免的,最后还是本文开篇的那名话:“百花虽齐放,却可存异;百家虽争鸣,却可求同,求同存异吧!”
注 :此篇邮文历三个多月方始成形,其间参考文章诸多,可以说当一个人懂得的知识越多时,疑虑和顾虑也会随之增多。在搜寻资料及写作过程中本人的思想及思维基本呈辩证状态,而且我本身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认知事物。但是当笔者看到有的文章中居然把认可上海工部局这一问题,与忘记国耻或不爱国相牵扯,从情绪上讲是对一部分学者的打击或曰不公平。笔者认为学术领域的研究、争论、分歧,不必要上纲上线,对于本文观点的认可不认可,与不爱或爱国完全是两个领域的问题与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我们是要平心静气地搞研究的。像本文中这类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因为那段历史的特殊性,所以今天也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前有一国两制,那么现在就一题(指问题)两制(指意见、观点)却也不妨。文章同此感谢黄继光、李明、王保祥老师所发表的优秀邮文,感谢李国庆老师所办的刊物为广大邮人提供优良的投稿环境。今借此发表个人之见,望请指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