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12”是新中国普通邮票中,以革命圣地为图案的第二套普通邮票,孙传哲先生设计,由北京邮票厂用胶版印刷。1962年1月10日起发行第一组通称甲组,共8种面值:1分,南昌“八一”大楼,蓝色;2分,南昌“八一”大楼,墨绿色;3分,瑞金沙洲坝,青莲色;4分,瑞金沙洲坝,绿色;8分,延安宝塔山,橄绿色;10分,延安宝塔山,紫红色;20分,延安宝塔山,蓝绿色;30分,天安门,浅蓝色。1970年7月1日起发行第二组通称乙组,共6种面值:2分,南昌“八一”大楼,墨绿色;3分,南昌“八一”大楼,紫棕色;4分,天安门,玫红色;10分,延安宝塔山,橙红色;20分,延安宝塔山,蓝绿色;52分,天安门,橙色。
“普12”在新中国已发行的普票中,身价并不高,1997年国家牌价定为新票80元,但它是一套极具趣味和研究价值的普票。“普12”甲组和乙组发行的时间相隔8年多,加上“普12”中多数为低面值,是国内邮资的常用面值,随着邮政业务的消耗,“普12”中的常用面值主要是甲组曾多次加印,使得“普12”在齿孔、票幅、纸张、版式等多方面产生了许多变异,这引起了集邮者研究的兴趣。
“普12”的甲组和乙组虽属同一套邮票,但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一齿孔不同:甲组齿孔为线式齿孔,齿度为12.5度,多为毛齿;乙组齿孔为梳式齿孔,齿度为11×11.5度,多为光齿。其二纸张不同:甲组纸张灰黄有网纹,且较毛糙;乙组纸张较厚,白而光滑。其三暗记不同:甲组和乙组各有3枚同图案、同面值票指2分、10分和20分,除齿孔不同外,图模暗记有差别。
比较而言,“普12”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甲组。甲组中因齿孔不同而产生的组外品,共有4种:2分梳式11×11.5度,4分线式14度,8分梳式11×11.5度,8分线式14度。组外品一般指正式编组以目录为准之外有差异的同类品种,最常见的是齿孔或纸张的差异,习惯上将普通或最先描述的一种称为正票,而将其它的变异品种称为组外品。在我国官方出版的邮票目录上,每个品种的组外品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等列在正票下面,以示区别。
组外品绝大多数都是由邮局窗口售出的,绝对正宗,组外品与变体票、错体票有很大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组外品出身平凡,毫不起眼,只有那些专心加细心的集邮者,才会发现组外品的踪影,如不及时收集,组外品稍纵即逝,这就是现在存世的普票组外品比较少的原因。
“普12”甲组的组外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版印刷需用另外的打孔机给邮票打孔,不同批次的普票可能会采用不同类型的打孔机线式或梳式,即使是同一种打孔机,也可能会采用不同规格的针版针距不同形成不同的齿孔度数。“普12”甲组的4种组外品,按其存世量的多少包括新票或旧票,收集难度有大有小,故在市场评价上,也大相径庭,个别品种像4分线式14度齿新票,已可列入珍邮行列,而有些品种像8分线式14度票,由于存世量多,市价已和正票差不多。现在对这4种组外品的市场评价大致如下:2分梳式11×11.5度,新票200元,旧票15元;4分线式14度,新票1万元,旧票30元;8分梳式11×11.5度,新票40元,旧票5元;8分线式14度,新票5元,旧票1元。
“普12”甲组4分线式14度齿票的发行量,现已无从考查,但从现在的旧票和实寄封来看,在1962年至1964年期间,上海、南京等地曾普遍使用,不过大多数集邮者对此种变异票没有留意保存,故存世的新票特别稀少,估计存世不过几十枚左右。目前发现有两个新票四方连存世,据说都是已故上海著名集邮家钟笑炉先生的旧藏,原物为八方连,后拆成两个四方连,一个四方连送给广东的一位邮者,另一个四方连留下自玩。钟笑炉先生与老一代集邮家醉心古典邮票不同,专心研究解放区邮票、民国邮票和新中国邮票,是近代邮票的权威,对于各种变异尤其是齿孔有详细深刻的研究,集邮界曾戏称钟先生叫“通天教主”。珍邮“普12”甲组组外品4分线式14度齿票,是钟先生留给集邮界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