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有幸观看了上海市第三届集邮展览,由于时间紧,几千页的贴片走马观花而已。现在仅就印象较深的两点谈些感受。第一,这次邮展的主题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因此关于二战题材的邮集不少,但精品不多。不少邮集似是二战编年史的邮品说明,给人的感觉就是将历史书翻开,对照着一年年的事件将相应的邮票、实寄封片......贴上去,使人感觉不出作者思路的存在。个别邮集,据笔者猜测,可能是由于编者受邮品限制,邮集的韪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但邮集中关于中国战争的部分却明显地冗长,有凑贴片之嫌。由此笔者倒产生了一个想法:象回顾历史这样的题材受史实的束缚,难以发挥专题集邮的相象力和拓展力。第二点是关于两部类似的邮集的比较: 网球 ,是一部全面介绍网球的力作。就其布局来说,从诞生到打法,技术以及如今状况,有点有面,各个部分有侧重,有详略,十分得当。选用的素材多以A类邮品为主,涉及众多国家,资料详尽,鲜有盖销、信销票,所用封片也均符合邮展规则,反映出作者较为娴熟的邮集制作技巧。与其相比, 乒乓球 就相形见绌了,洋洋洒洒80页贴片,开头部分还比较精彩,叙其历史发展,但略嫌拖沓,邮品重复叙述过多。到了中间,讲到乒乓球本身时却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也许是作者这一部分的邮品较为缺乏吧。后面又将为一届届的国际重大乒乓球赛事而发行的大量邮票邮品堆砌在一起,作为乒乓球事业在如今的状况注释。且不谈在整部邮集中要不要这么多的篇幅,就其总体布局来说已失去了平衡。
用规模庞大来形容这次邮展一点也不为过,但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邮集也仅仅是 网球 、 船舶 较少的几部邮集,缺乏像 维也纳音乐故事 、 昆虫与人类 这样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研究水平的佳作。
专题邮集一讲究“全”,二讲究“专”。在“全”上,上海的邮友们可以说是走在前面了,但在“专”上,是否能更上一层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