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这么多年,人们都在问:“集邮为了什么?”“为什么要集邮?”根据目前众多的邮票投资者和集邮者的理论就是赚钱,就是赢得市场最大的利润。就是体现集邮最大的效益化,体现集邮的真正价值观上。说白了,集邮贵在价值。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进行商酌。
一是集邮的价值体现在“老邮票”。参与集邮的人们应该知道集老邮票的价值自然比新发行的邮票价值大,因为老邮票发行年代久远,其自然的消耗也就大。特别是中国邮票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网络和电话还不普及,众多的人们只有依靠写信相互联系,相互问候。这样使邮票自发行之日起就进入到大量的消耗之列。如文革邮票尽管发行量在数千万之巨,然而在那个集邮者凤毛麟角的年代里,靠的只有写信消耗,就是在这样的消耗中,数千万发行量的邮票也在21世纪成为稀有。这样,此类邮票自然也就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了,自然其价值也就真正得以体现。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邮票也显得极其珍贵,发行量在500万的I980年金猴目前还在1500元一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老邮票的魅力所在了。那么新发行的邮票尽管在发行之初疯狂上涨,然而经常参与其中的朋友自然知道其炒作的能量所发挥的作用才是新邮票显露繁荣的真正原因。炒作以后新邮再次进入打折一族,使众多的集邮者被套,再被套。
二是集邮的价值体现在珍罕性。大家知道,在集藏领域,无论是字画也好,或者是瓷器也罢,最根本的价值也体现在“珍罕性”方面。邮票的存世量越少,其邮票价值本身的价值就越显得珍贵。在文革时期,众多的邮票因为其政治色彩而显得特别珍罕。如蓝军邮其价值最高曾经在拍卖会上拍出过
80万的天价;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因为其发行以后发现有错误回收没有彻底,在世面上留存的一片红自然就进入极其珍罕的行列,在
1997年高潮时期也曾拍出过
20多万的价格;还有黑题词、放光芒以及明信片中的“片蓝”等等,都因为其珍罕性成为人们猎奇的对象了,其价值也就凸显出来。集邮的珍罕性还表现在量上。这个量就是存世量,上面已经提起。还有一个就是发行量的多少,也是邮票是否有珍罕性的参照。如上世纪
80年代的邮票和
90年代以后发行的邮票相比,那么后者自然成了超量发行了,自然也就无法谈珍罕不珍罕了,大多沦为打折行列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