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图鉴》中文译本的版本探讨
黄剑波
《集邮图鉴》(Philatelic Terms Illustrated)由英国人拉塞尔·贝内特、詹姆斯·沃森合编,原书由英国斯坦利·吉朋斯公司出版,中文译本由李雄、赵文义根据该书1978年第二版翻译,1982年3月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在收藏的过程中,我逐步发现这本书的版本较为复杂,并就自己见过和所收藏的该书的不同版本作了初步研究,写出来就教于方家。
一、试印本——《集邮名词图鉴》
该书英文原名Philatelic Terms Illustrated,直译为《集邮名词图鉴》,这就是为什么将《集邮名词图鉴》称为《集邮图鉴》的“试印本”的原因之一。
《集邮名词图鉴》与《集邮图鉴》一书的区别在于:
1.封面书名不同;
2.扉页书名不同;
3.版权页不同:在版权页上除了书名不同外,《集邮图鉴》版权页的最下方一行印有书号、定价两项内容,而《集邮名词图鉴》版权页的最下方一行则只有书号,没有定价;
4.封底不同:《集邮图鉴》的封底印有书号定价,而《集邮名词图鉴》的封底则什么都没有印。
除此之外,这两种书的内文则完全一样,包括《集邮名词图鉴》一书的“译者序”中的第二页的第一行、第五行,目录后第一页原编者按语中的第一行提到书名时也用的是《集邮图鉴》。内页书名与封面书名的不一致也应该是后来正式出版时将书名改为《集邮图鉴》的原因之一。
另一说,《集邮名词图鉴》为《集邮图鉴》的“征求意见本”,此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它从另外一个角度点明了“试印”的目的。因为从先后顺序来讲,先有《集邮名词图鉴》,后有《集邮图鉴》,符合先征求意见,后正式出版发行的出版程序;再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对于出版翻译图书,特别是翻译西方的集邮图书还相当慎重,专印“征求意见本”亦在情理之中。
关于此书来源,本人经手的数十册此书,均来源于广东一陈姓邮友,此人在广州中圆邮市的一个邮商处购得此书并大部分转让给我。2003年下半年,广州一位刘姓邮友在“专题集邮信息网”售让此书20多册,经询问,这些书来自于同一邮商,而该邮商则称此书来源于广州某邮票公司或者集邮协会的仓库,当非妄言。据一位王姓邮友称,他的此书来源于上海,而据我所知,上海有人亦从广东陈姓邮友处购得数册此书,是否来源于此,尚待考证。但目前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此书目前露面的不多于50册的大部分货源来自广州。
二、试印精装本
《集邮图鉴》一书传闻有精装本,也许是本人偏居古城,孤陋寡闻,久未得见精装本的真容。直到前不久,京城一位旧书摊主售予本人的一堆集邮图书中却夹有一册精装的《集邮图鉴》,真是喜出望外。翻阅之后,更是惊喜不已,因为此书更为特别:
1.封面为硬封,将原《集邮图鉴》的封面封底一分为二,分别粘贴于封底和封面的位置;书脊为墨绿色漆布,无字。
2.右翻方式,页码排列也为从右至左的排列;
3.内页仅有印有彩图的一面,而没有正常的该书印单色图文的一面,这一面为空白页。据此推断,这应该是在文字翻译完成之前或者排印之前,先行用原书菲林晒版印制而成的彩页,页码为2、3、6、7、10、11……以此类推。
4.装订方式:此书与一般的精装书用锁线装订的方式不同,采用的是白线穿孔装订。因为如果按照正常装订方式折页的话,会出现连续两面有图、连续两面空白的情况,而本书则全部为一面有图、一面空白,只有采取将印好的纸张全部裁开的方式穿孔装订。
三、《集邮图鉴》的压膜本与非压膜本
压膜,也称过塑,是用过塑机将一层塑料薄膜热压在印好的印刷品上,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采用这种封面装帧方式,但是成本较高。作为一本定价高达3元的高档彩印集邮图书,采用这种装帧形式无可厚非,而当时出版社还是采取了部分压膜、部分不压膜的节约成本的措施,根据我见过的几十本《集邮图鉴》(包括图书馆馆藏、个人藏书、新华书店售书、旧书摊点售书等),压膜本少,非压膜本多。
四、道歉条与赠阅章
在我收藏的一本非压膜本的《集邮图鉴》一书中,夹有一张奇特的“道歉条”,“道歉条”称:“某某某同志:您在我社订购的《集邮图鉴》现寄上,请收。该书原计划于本年3、4月份出版,由于印量过大、印装费时,虽经工厂和我社多方努力,仍未能按时出版,深表歉意!对您的支持与帮助谨致谢忱!”署名是知识出版社邮购部,时间是1982年5月15日。
从这张无意中得到的“道歉条”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集邮图鉴》版权页上的出版时间为1982年3月,而实际出书时间最早为1982年5月15日,版权页上的时间按照常规是出版社校对部门签字付印的时间,与实际见书时间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时间差就是印刷厂的印装时间,两个半月的时间印装80000册平装图书,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出版效率。
2.出版社邮购部门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在出书迟延的情况下,专门印制“道歉条”向读者致歉,反映出出版社以读者为本的经营思想。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本书的扉页上,还加盖有一枚红色的“赠阅章”——文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赠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时是知识出版社的副牌)。既然是读者邮购的图书,为何又要加盖赠阅的图章,是因为迟延出书而给读者退了款,将书赠给读者?还是无意的加盖,原因不得而知,不过这个趣味品倒是值得收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8 22:43:3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