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邮政用品”是集邮中的一个术语,即英语“Postalstationery”的汉泽,而不是指原邮电部在《邮政业务规定汇编》中所“规定”的诸如信箱、信筒、邮袋、袋牌、铅志之类的“邮政用品”。本讲座在《竞赛性展品的适用素材》一讲中已指出:它与邮票一样属于另外一类“邮资票品”,也是传统集邮者重点收集、研究的邮品之一。
这类邮品上面,有经过正式批准而预先印上的邮票图案或说明文字等,用以表明特定的邮资或相关的邮政业务资费已预付过了。
凡是邮政用品,都预留有必要的书写空间,使用者在其上书写后便可以寄递或用于某项邮政业务之中了。邮政用品就是邮票与其载体的某种形式的合一。
邮政用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预先(发售前)就在其上印好:1.类似邮票那样的一个图记——“邮票图案”。2.诸如“第1类邮资”、“第2类邮资”或“国内平信邮资已付”、“国内挂号邮资已付”之类并不具体表明面值的文字(即“分级标识”),购买后就可以用于相应种类的邮政业务(如平信、挂号、航空等)。3.有些邮政用品上只印相关面值而没有邮资图案,如马尔雷迪封、简上所印的“邮资1便士”、“邮资2便士”;某些美国邮简上所印的“US25c”等。
以上这三种预印的东西,一般可通称为邮政用品的“邮资图”(Impression)。
对邮政用品可以按照不同方式分类如下:
一、按其获得和使用的方式分:
1.邮局用品:邮政当局公开发售的各种邮政用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2.公事用品:专为政府部门使用而印制的邮政用品。
3.军事用品:专为部队人员使用而印制的邮政用品。
4.订购用品:经邮政当局批准,遵照相关邮章的规定,并根据私人(包括工矿企业和民间的各种组织、机构)订单的要求而由邮政当局印制的邮政用品,例如我国的“企业金卡”。
5.地方用品:地方邮政机构发行的邮政用品,例如我国早期的“商埠邮政用品”。
二、按其实用样式分:
1.邮资邮简:用普通纸张印制,要打开使用。在其正面印好的格式处书写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而将信的内容直接写在其反面,再经折叠密封呈信封状后就可寄递。目前以航空邮简最为普通。
2.邮资信封:用普通纸张印制,呈信封状。
3.邮资明信片:是用卡纸按照一定格式印制成的一种“卡片”,可在其正反两面进行书写并裸寄。它又可分为“单片”和“双片”两种。后者是由连在一起的两张明信片折叠而成的,上面一张称“去片”或“正片”,是供寄件人书写的;下面一张称“回片”,是供收件人书写后再次寄递的(也可将正片撕去)。
4.邮资卡纸邮简:亦称“信卡”,用卡纸印制。其使用方法与邮简相同,只是由于卡纸不好撕拆而沿其粘接处的内边儿打有方便“拆信”的“齿孔”,例如国家邮政局发行的“XK1(1-1)2000”信卡。
5.邮资包封纸:是专为寄递报纸而发行的一种封皮纸,一般在一张矩形(或大致呈矩形)的普通纸上印上邮资图而成。用它将报纸包封呈卷状就可以寄递了。我国的国家邮政没有发行过这种用品,而上海、烟台、福州等书信馆则有此类邮政用品发行。
6.其他:如邮政汇票、电报纸以及其他印有邮资图的用品。
三、按其邮资图的形式分:
1.有面值标示的用品:即印有“邮票图案”或“面值说明文字”的邮政用品。
2.无面值标示的用品(NVI)即印有“分级标识”的邮政用品。
3.格式用品(Formula):没有预印的“邮资图”,而是由邮政当局在某种载体(如明信片、信封或上述某种邮政用品)上预先贴好一定面值的邮票再公开出售的一种用品。从表面上看,它更像是实寄封片或上述几种用品与邮票的混贴品,而实质上它却是另外一种邮政用品。某些国家(或地区)在发行预印邮资图的用品之前就发行了这种格式的用品,例如香港的第1套邮票明信片。
4.邮资已付标识用品(Postage Paid Indicator缩写为PPI):是一种经邮政当局批准,预印有表明“相关的邮政业务资费已经付过”的“标识符号”或“文字”的用品。但是,不同的邮政当局所批准的“标识符号”差别太大,从类似于“邮资图”到简单的文字、字母或符号都有。因此,需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情况统一认识和进一步规范它们。在我国,只有志愿军的“军用”明信片和“卫生邮简”获得了公认,其余绝大多数的这种用品仍属于FIP邮政用品展品的边缘素材,更不能全部利用这种素材来编组一部展品。
四、按其适用的业务分:
1.平信:水陆、航空;本埠、国内、国际。
2.挂号:国内、国际。
3.电报:国内、国示。
4.回执:信函、包裹。
5.其他:如汇兑。
编组FIP邮政用品展品的素材可以包括:1.邮政用品的设计图稿、试样、印样和样张。2.没有用过的邮政用品,包括它们的改制品(如加盖、改值等)和变体以及不同的版式、材质、刷色等。3.使用过的邮政用品,包括单独使用的邮政用品以及与邮票混贴的邮政用品(一般来讲,后者的收集难度要大于前者,有时还可以从中区分出“格式用品”)。4.注销的邮政用品,即将邮资图预先注销后变成的无邮资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等。5.邮资图剪片。它在FIP邮政用品展品中的使用受到规则的严格限制,即“邮政用品展品应当展出完整的用品。有些邮政用品保存完整的很稀少或者仅知有一些剪片存世,它们可以构成展品的一部分,但这一局部应该是一个学习,例如所用邮票图案母模的变化或带有不同的珍罕戳记等。”6.剪下邮资图当作邮资凭证贴用的实寄封片。无论该国邮章是否允许这样做,只要确经邮政当局实寄过了(可能是其误操作)就是适用素材;但一般应完整地展示该封片。7.其他素材。这种素材可以适当地纳入相关的展品之中。a.史前素材。国际公认的正宗邮政用品诞生于1838年11月,是由澳大利亚悉尼市邮政局发行的,它们包括邮简、信封和包封纸。由于邮政用品源于压印的、盖印的和预印的印花纸,因此在展示某国第1套邮政用品的展品中,在第1框中可以适当地展示一些相关的印花纸,作为其史前部分。例如,在一部曾获大金牌的《英国邮政用品》中,除展示上了上述悉尼用品外,还有著名的1819年撒丁王国发行的“小骑士”邮简、印有“6便士税”字样的1张“黑桃A”扑克牌(1805年)以及1张压印有印花图样的1729年的《苏格兰信使》报等。b.邮政赝品(要完整地展示其自然实寄品)。
邮政用品展品的组集模式与传统集邮展品类似,应重点展示邮政用品本身,即它的印制,发行和应用情况。它完全可以借鉴传统集邮展品的“通常的”和“专门的”两种组集模式来编组。这方面的基本内容请参见《集邮》2001年第2期刊登的《FIP传统集邮类展品》这一讲。
(《集邮》李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