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cjyzfp.cn.cjl.ren/index.asp)
-- 【美术封邮简信卡礼仪封】 (http://cjyzfp.cn.cjl.ren/list.asp?boardid=13)
---- 这就是那枚M1花卉漏印邮资图封。 (http://cjyzfp.cn.cjl.ren/dispbbs.asp?boardid=13&id=2103)
|
-- 作者:jwww
-- 发布时间:2003/10/16 21:36:54
-- 这就是那枚M1花卉漏印邮资图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shjy
-- 发布时间:2003/10/17 10:35:21
--
此类邮品要仔细研究。最好是用高倍放大镜与原件对照。甚至包括纸质的纹路。
|
-- 作者:陈斌
-- 发布时间:2003/10/17 12:27:33
--
是谁的好东西啊?
|
-- 作者:jwww
-- 发布时间:2003/10/17 15:22:42
--
是我的。呵呵。
|
-- 作者:陈斌
-- 发布时间:2003/10/21 15:37:09
--
新品和实际的,你都有啊!
用放大镜仔细看了吗?
|
-- 作者:hbw119
-- 发布时间:2003/10/21 22:17:26
--
这东西还要研究?没问题。我也有新的和实寄的,早年就有实寄的了。
|
-- 作者:邮痴
-- 发布时间:2003/10/21 23:17:39
--
关于此类封讨论较多,这我个人认为这是邮政部门利用花卉邮资封的印版印刷,邮资图部分已经去掉了,但忘了去掉背面的售价等内容,所以只能用加盖的方式遮掉
|
-- 作者:杨波
-- 发布时间:2004/1/29 23:58:17
--
以下是引用hbw119在2003-10-21 22:17:26的发言: 这东西还要研究?没问题。我也有新的和实寄的,早年就有实寄的了。 胡先生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
-- 作者:杨波
-- 发布时间:2004/1/30 0:09:34
--
以下是引用邮痴在2003-10-21 23:17:39的发言:
关于此类封讨论较多,这我个人认为这是邮政部门利用花卉邮资封的印版印刷,邮资图部分已经去掉了,但忘了去掉背面的售价等内容,所以只能用加盖的方式遮掉
可能不太准确。产生的原因是:
在邮资信封的印刷过程中,曾出现过一批错封。印制邮资信封时,先用单色胶印机分别印红绿两色,但在套印过程中出现了排版错误。红色编码框的正确位置应位于距离信封左边10mm处,但被印在距离信封舌边的10mm处,成为废品。为了避免浪费,邮政部门将封背最下行文字加印色块遮挡后,制成普通的无资信封从邮局售出。
不少邮友称为“漏印”邮资图,也是不对的。本来就没有打算再印邮资图,那来的“漏印”之说呢?
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陈斌于2004-4-11 20:07:41编辑过]
|
-- 作者:wjf
-- 发布时间:2004/2/13 9:33:56
-- 有新的吗?
以下是引用hbw119在2003-10-21 22:17:26的发言: 这东西还要研究?没问题。我也有新的和实寄的,早年就有实寄的了。 我想找一个新的,请联系我。
|